School of Biomedical Sciences
生物醫學學院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生物醫學學院教授及副院長(研究)徐國榮教授領導一項突破性研究,與來自廣州、深圳、無錫、澳門、泰國、南韓及新加坡等地的院校合作,成功揭開「無氣門蟎」的進化過程。研究結果已於著名國際進化生物學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發表,論文全文可按此處參閱。

研究團隊由徐國榮教授帶領,包括生物醫學學院前博士後研究員溫芷柔博士,以及學院博士後研究員熊慶博士等。團隊利用六個優質基因組對無氣門蟎進行比較基因組學分析,並揭開蟎蟲由「出現」至演化成「極端多元化」這過程的進化史。

研究透過「水平基因轉移」引入了具重要功能的基因,加強了蟎蟲在不同環境的適應力。徐國榮教授表示:「在無氣門蟎的基因組分析中,我們發現了許多來自土壤細菌的異常基因水平轉移。這些轉移引入了具重要功能的基因,加強了蟎蟲的適應力,尤其在解毒和消化方面。由於人類並沒有這些基因轉移,因此它們可被視為防治無氣門蟎的理想藥物靶點,針對這些獨特基因可以找出合適的化合物作為有效控制蟎蟲的工具。」團隊期望這項突破性的比較基因組學研究,能增加相關領域科研人員對無氣門蟎的認識,為他們提供全面的基因組學資源,最終有助於蟎過敏的臨床診斷和干預。

中大傳訊及公共關係處的有關報導請按此處瀏覽;而中大醫學院的報導可按此瀏覽。


(左起)溫芷柔博士、徐國榮教授、中大兒科學系助理教授梁詩彥醫生,及熊慶博士於新聞發布會


研究成功揭開無氣門蟎的進化過程,證實當中涉及廣泛基因組變異,並透過水平基因轉移引入了具重要功能的基因,加強了蟎蟲在不同環境的適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