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of Biomedical Sciences
生物醫學學院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中文大學

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癌症之一。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最近的研究揭示肝癌細胞能「適應」免疫療法,令這種目前最先進的癌症療法失效。生物醫學學院成員鄭詩樂教授、博士後研究員熊哲文博士及助理教授周京穎教授包括在內的研究團隊針對癌細胞的耐藥機制,成功增強了免疫治療的功效,並在肝癌動物模型上證實了其臨床潛力。研究成果已在國際權威雜誌《Gut》上發表,論文全文可按此處參閱。另外,團隊亦將開展嶄新的「聯合免疫療法」二期臨床試驗(NCT05873244),旨在將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治療,造福病人。

近年,愈來愈多患者接受臨床免疫治療,其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是肝癌最常用的免疫療法,但只對約20%的患者有作用。患者更有可能在治療過程中出現耐藥性。

肝癌患者對免疫治療出現耐藥性的成因主要與免疫抑制的「冷」腫瘤微環境有關。然而,實驗室常用的動物模型並不能反映腫瘤發展的複雜器官特異性。因此,透過能反映腫瘤和免疫系統互動的先進生物模型來理解耐藥機制,對改善免疫治療至關重要。新建的小鼠模型有助識別和驗證可行的治療目標,團隊並進一步利用他們的新小鼠模型來證明新型I類HDAC藥物與「免疫檢查點抑製劑」聯合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大傳訊及公共關係處的有關報導請按此處瀏覽;而中大醫學院的報導可按瀏覽。無線新聞的有關報導請按此處瀏覽。


(左起)博士後研究員熊哲文博士、鄭詩樂教授、腫瘤學系陳林教授,以及助理教授周京穎教授


鄭詩樂教授解釋,研究團隊利用最新的單細胞測序技術,發現肝癌細胞繞過免疫治療的新分子途徑後,進一步設置了「路障」,通過聯合免疫療法成功消除癌細胞。